最早的火箭筒是什么?
世界上最早的火箭筒是美国1942年试制成功的式火箭筒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,坦克广泛使用于战场,靠单兵投放包来对付敌人的坦克很不适应作战的要求,迫切需要一种单兵能够携带,作比较方便,使用灵活的反坦克武器来对付敌人的坦克。许多的军工厂都相继进行了研究。1940年,美国一个兵工厂的工人,从流星上升火炮(流星上升火炮近似于儿童玩具中的冲天炮)中得到启示,随即进行了设计和制造,于1942年5月研制成功,随即投入生产,仅6月一个月就生产了5000具并交付使用。当时未给它定名,由于它的外形很像当时美国喜剧演员用的一种管乐——巴祖卡,因而士兵称它为“巴祖卡”。
美国巴祖卡火箭筒和德国的“铁拳”有啥不同?
美国巴祖卡火箭筒和德国的“铁拳”有啥不同?
美国巴祖卡火箭筒和德国的“铁拳”有啥不同?
式火箭筒的使用方法是,把一枚从后端装入火箭筒内,以一根电线连接,当作手扣动扳机时,在握把内的两个电池随即接通电源而通电,火箭即被击发出去。火箭具有热弹头,可以击穿127~152毫米厚的装甲。
式火箭筒的战术技术性能是:作员2人;发射筒重5.96千克,长1.549米;火箭长0.492米,重1.52千克;发射初速每秒83米;有效射程200米,射程640米。
1942年正当美国军团在北非战场与德军装甲部队进行浴血奋战的时候,首批“巴祖卡”反坦克火箭筒装备了部队,使用这种火箭筒,挫败了德国装甲部队。
美国巴祖卡火箭筒和德国的“铁拳”工作方式有啥不同美国更厉害一点吗?
它俩都是利用高温高速的金属射流,攻击装甲的武器。它俩不同的地方就是点火发射方式的不同,但是巴祖卡,面对火箭助推榴弹。还是被淘汰了。
美国的巴祖卡火箭筒是使用内部火箭推进的,而德国的铁拳是使用燃烧推进。所以美国的巴祖卡火箭筒的度和射程都比铁拳好。
两种火箭筒的工作方式的不同在于其点火的方式,巴祖卡是冷发射方式,而铁拳是在发射筒内部就低点火发射的,而德国的更厉害一点。
铁拳就是个二踢脚,射完就能跑……巴祖卡是重复装填的窜天猴…………感觉铁拳就像是扔手雷似的更方便
巴祖卡是火箭筒,铁拳是无后坐力炮,如果要比优劣还真不好说,两者定位就不一样,巴祖卡可复装,射程远,铁拳造价低廉,30,60,90型号都只适合巷战和野战近距离偷袭用,德军真正与巴祖卡对标的是“坦克杀手”
巴祖卡可以用火箭炮发射
巴祖卡火箭筒
巴祖卡火箭筒
巴祖卡火箭筒,是美国在二战时期研制的单兵反坦克武器。它是一种单兵肩扛火箭筒,因其管状外形类似于一种名叫巴祖卡的喇叭状乐器而得名。这种火箭筒结构简单,坚固可靠,能在非常恶劣环境下的使用。但由于研制仓促,巴祖卡火箭筒的外观显得有些粗糙,而且整体比较笨重。
巴祖卡火箭筒由发射筒、肩托、护罩、护套、挡弹器、握把、背带、瞄准具以及发射机构和保险装置等组成。巴祖卡火箭筒配用破甲,由战斗部、机械触发引信、火箭发动机、电点火具、运输保险、后向折叠式尾翼等组成。
战斗部由风帽、弹体、型罩、空心装、柱等组成。风帽、弹体用薄钢板制成,装有和混合288克。发动机燃烧室、喷管用钢材制成,装结构为5根单孔双基柱,电点火具位于中间,部分主动段于筒外。
英文名称:Bazooka。
研制:美国。
制造厂商:通用电气公司。
重要型号:M1、M1A1、M9、M9A1、M18。
生产数量:11350具。
生产时间:1942~1955年。
主要用户:美国、英国、土耳其、西班牙、法国。
基本参数:
口径60毫米、全长1524毫米、重量5.05千克、发射初速米/秒、有效射程270米、作人数2人。
《水门桥》巴祖卡是什么武器?
《水门桥》巴祖卡是一种火箭筒。
巴祖卡火箭筒,是一整套反坦克火箭筒的总称。其研制项目的立项,最早要追溯到次世界大战。其设计口径为51mm,发射筒全长为1.68米,质量3.4千克。但是刚刚开始研制不久,一战就结束了,整个项目也就停了下来。
二战开始后,德国的闪击战让人不寒而栗。美国的军工部门于是重启研制,很快就搞出了M10火箭筒。由于它有些像传统乐器“巴祖卡”,因此而得名。
巴祖卡被我军缴获
巴祖卡在电影中多次被我军缴获使用,《长津湖》中,谈子为就曾使用巴祖卡打下的飞机,《水门桥》中,巴祖卡被传给了平河。
在偷袭水泵房的战斗中,这支巴祖卡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广泛使用的武器跟打,其实是符合历史实际的,我认为,《长津湖》和《水门桥》之所以对这些武器做如此安排,就是为了凸显三层历史细节。